浙江节能环保项目齐亮相 |
文章来源:何东俊 发布时间:2025-04-05 04:41:06 |
我们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不能耽误了经济转型。 租值不是盈利,但可看为广东人说的「油水」。教育行业如是,工业也如是。 我怎样看本田这次罢工风潮呢?不少读者想知道。二等的有集体协商,但不是强迫性。工资集体协商与罢工行为所带来的租值蚕食是区区在下发明的理论,其准确性我敢赌身家。目前内地工人的工资上升,每年远不止百分之六。角度一: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本田的工人不可能被老板剥削,因为他们可以另谋高就,不满意工资可以辞职不干。 虽然今天内地称为「停工」,但停者,罢也,老人家看不出有什么分别。然而,因为有新《劳动合同法》的存在,合约的自由选择受到约束,是以为难。苏联误区1959年苏联制定一个计划,要15年赶上美国。 十五计划中间还发生一个问题,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用了苏联这一套增长的模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改革开放以后好像没有上世纪50年代那么严 重。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了 30年之后,中国走到了转型的重要时刻。另外一种依靠技术进 步和效率提高,我们开始的翻译叫内涵,后来通常的翻译叫集约。因为你本国货币是低估了,本来这个东西应该卖10元的,他只卖8元,就对对方补贴了2元。 我并不认为腾笼换鸟是好的做法,但延伸是必须要延伸的。前天我去东莞调查的时候找了当过十年东莞市委书记的一位老同志李近维,他说1996年他就认识到,东莞这样下去不行,必须要提升人 员的素质。 日本、韩国……东亚国家都是这么做的。第四是人力资本,就是 人的技能和知识。块状经济在镇政府的领导下出现的,导致这样一个问题: 你创新,我仿冒。如果老这么说,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转变?转变,最重要的是体制。 调整经济结构是为了解决这种粗放增长方式造成的结果。比较熟悉的,一个是苏南地区,还有珠江三角洲,尤其是像深圳这样的地方,势头不错。从计划经 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要实现这两个根本转变。但这种政策在持续10年、20年后,无一例外都出了问题,金融出了问题,就是货币超发。 那时候我觉得浙江很快就可以成为一个发达地区,2004年调查,我有一点怀疑了。一方面消除体制障碍,另外一方面要培育起一个能吸引人才、能使得人们发挥创业 精神的环境。 这个粗放和外延,是中国人的翻译,从资本论得来的概念。所以在调整出口导 向政策的同时,必须赶快转变增长模式,提高附加值,不再依靠给外国人补贴,求他买你的东西。 因为你成功的执行这种 出口导向政策的结果,就会是外汇储备过多,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泡沫生成。接着,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制定了一个计划,到2000年,GDP翻两番。在2004年左右,讨论十一五时,发生一场大的争论,就是增长模式是否要转变。要自然的迁移,不要用行政办法去强制迁移。上世纪70年代末期调了一次,1981年又调了一次——就是恢复农业、加速轻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降低重工业发展速度这样来调结构。第一种依靠资源的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的增长叫外延增长或者叫粗放增长。 但条件变化后,就有点做冤大头了。这场增长方式转型的关 键,既在于要破除既得利益者设置的障碍,也在于要创造一个能吸引人才的环境。 但十一 五和九五不一样,转变的途径,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服务化的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有很具体的规定。第三是环境也还可以维持。 镇党委就出来做工作,说你们不必闹,大家都是中国人嘛,大家共同提高。第二个根本转变是第一个根本转变的基础,就是体制的转变。 有些地方政府,我觉得真是魄力比较大,也采取了措施。那句话有一个前提:在经济 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一个是搞形象工程,另 外是搞政绩工程,搞大项目。在马克思那里就说这造成一个经济问题,就是经济危机,需求不足造成的萧条。 最后十一五规划中,认为需要转变的意见占了上风。这是一个动态的事,我们现在还要 努力推进改革,使我们经济转型能加快。 怎么做?从办学校开始,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办中专、引进大学,提高人员的素质。第一个根本转变是从粗放的经济增长,到集约的经济增长的转变。 特别是资产泡沫生成,如果超发的货币都跑到资产市场上去了,股票、房地产、收 藏品、黄金暴涨,泡沫碰到一个冲击就破灭,整个经济体系就出现了所谓资产负债表危机。在古代社会,在几千年的社会中,主要是靠自然资源,所以就陷入了马尔萨斯陷井。 这样,产能越来越高,但是最终需求不足。九五计划有没有进展?到2000年有一点进展,可是到了十五计划,情况不好,逆转了。在上世纪60年代,苏联提出来要真正赶上美国,就要实现增长方式的改变。这样的企业中国如果有几千个,那是毫无问题了。 在经济学上,增长靠各种生产要素起作用的,主要的生产要素第一是自然资源,第二是资本,第三是劳动,这里劳动讲的是普通劳动。这里面有很多体制问题,比如说司法的地方化,就使得企业不敢创新。 上周,我和 任正非看了他的上海研发中心,很振奋。十五计划的特点,21世纪一上来就加速了城市化,加速 城市化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可以提高经济效率的做法,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因素,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从农民那里拿来的土地,大量投资。 为什么呢?我们用了一个办法第二,信贷政策应更加注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
相关资料 |